作業 >> 4. 閱讀「親和力、真實性與溝通」裡,「真實性」的部分。

親和力、真實性與溝通

真實性

真實性一詞可被定義為「某事物所呈現的樣子」。 真實性基本上就是共識, 我們所認同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真實性,對物質宇宙的真實性,是透過各種不同管道來感知的;我們用眼睛看見東西,用我們的耳朵聽聲音,用我們的鼻子聞味道,我們用手觸摸物體,然後我們決定某個東西是存在的。 但我們感知它的唯一途徑,是經由我們的感官,而那些感官是人為的管道。 我們並不是直接與物質宇宙接觸。 我們經由感官的管道來接觸它。

那些感官的管道可能會是遲鈍的。 舉例來說,一個人失去他的視覺,對他而言,物質宇宙是沒有光、形狀、顏色、深度的。 它對他而言仍是有一個真實性,但那卻會和其他人心中的真實性不同。 換句話說,他無法構想出我們用視覺構造出的那個完整宇宙。 一個人沒有感官就不能構想這些東西。 所以物質宇宙是透過這些感官而被看見的。

兩個人可以觀察一張桌子並且同意它是張桌子。 它是用木頭做的、棕色的。 兩人都同意是那樣。 當然,其中一人認為當他說出「棕色」這個字時,另一人聽到的也是「棕色」,但是棕色對第一個人而言可能實際上是紫色的,但他已經同意它是棕色的,因為在他過去人生中,人們都指著這個顏色,稱它為棕色。 它對第二個人而言,所真正看到的顏色可能是紅色,但他將它認定為棕色。 所以這兩個人都同意,雖然他們心中看到的可能是不同的, 但他們仍同意這是棕色,是木頭,是桌子。 現在,有第三個人進門來,他看了看這個東西說:「喔! 一隻大象!」

一個人說:「它是張桌子,看見了沒? 大象是……」

「不,它是隻大象。」第三個人回答。

所以,其他兩個人會說第三個人一定是瘋了。 他不認同他們。他們還會想要和他溝通嗎? 不會。 他不同意他們的看法, 他不認同這個真實性。 他們對他會有親和力嗎? 不會。他們會說:「這傢伙瘋了。」 他們不喜歡他, 他們也不想與他為伍。

現在,假設兩個人爭論起來了。其中一個說:「那桌子是木頭做的。」而另一個說:「不,不是的, 它是金屬做的,但漆成像木頭。」 他們開始對此爭論。他們試著要達成一個共識點,但卻無法達到。另一個人來了,看一看這張桌子說:「事實上,桌腳是漆得像木頭,但桌面是木頭做的,它是棕色的而且是一張桌子。」 這樣先前兩個人就達成共識了。 他們會感覺到有親和力。 突然間他們彼此會感到友善,也會對第三人感到友善。 因為他解決了問題。 這兩個人達成了共識,並且可以溝通了。

對個人而言,真實性可能只是由他對所接收到的感官感覺的闡釋所構成。 而這種真實性的資料是相當不可靠的,這可以從對同一場車禍老是有各種不同的描述報告這種現象很清楚地看到。 研究這現象的人報告說,不同的目擊者對同一事故現場會有差異程度驚人的各種描述。 換句話說,每一個目擊者的真實性的細節是不相同的。 事實上,有一個很大的共識區,非常大,是全人類共同認同的。 這裡是地球。 我們是人類。 汽車是汽車。 汽車是藉由某些化學物質的爆發而推動的。 空氣是空氣。 太陽在天上。 我們通常會同意有災難的發生。 除了這基本的共識區之外,對真實性的闡釋皆有所不同。

實際上,真實性是由你對它的感知所構成的。你的大部分真實性的感知是由你與其他人溝通而形成。